集团主站|企业文化网|集团站群
搜索:

中国中铁四局二公司团委

凝聚青春力量 服务企业发展

当前位置:团委网 > 典型宣传 >

典型宣传

绽放的青春风采

发布日期:2013-09-16 14:50:53 新闻来源:

 绽放的青春风采

——孙小猛的故事

夜深了,忙碌的人群卸下一天的疲惫,慢慢进入梦乡,在漆黑的夜里,甬江畔一个临时驻地依然亮着一盏灯光,走进一看,一张简易办公桌,堆放着各类施工图纸,一个人伏案在办公桌前,对着图纸眉头紧凑,不停地在稿纸上笔划着,时而又将稿纸揉成一团,扔进垃圾桶里,如此反复着。终于,他放下手中的纸笔,长长地呼出一口气,顿时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就是中铁四局二公司宁波铁路枢纽北环线经理部二分部项目总工孙小猛,凭着对科技的追求、对学习的执着、对同事的关爱,对企业的忠诚、绽放着别样的青春风采。
        经理部承建着新建宁波铁路枢纽新建北环线甬江主桥、甬江左线特大桥(5km)及镇海支线2km改线施工任务,其中甬江主桥设计为全长909m的双线铁路斜拉桥,主跨468m一跨过江,索塔高177.9m,为全国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是我国首次采用大跨度钢混混合梁斜拉桥结构,大量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是整条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作为项目总工的孙小猛,深感肩负责任重大,不敢有任何懈怠,自进入工地以来,为准确掌握施工情况,确保各种施工方案优化,具有可操作性,他多次深入施工管段内,勘察施工现场,掌握一线资料。在甬江主桥超大直径钻孔桩初期施工时,一套钢筋笼的安装时间就长达85小时,按照这样安装时间,不但影响着工程进度,也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产生很大影响,面对摆在眼前的突出问题,孙小猛没有退缩,多次带领技术员进行现场旁站,实地考察,有时还会亲自操作。在了解了现场实际情况后,他确定了影响钢筋笼安装速度的主要因素,同时,结合钢筋笼实际构造特点,优化出一套错位对拧法钢筋笼安装方法,将安装时间从原来的长达85小时降低至36小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小了施工风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复杂的甬江主桥施工环境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问题都在孙小猛面前一一得到化解。
        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正是对科技创新孜孜不倦地追求,孙小猛带领的青年科技攻关小组攻破了一道又一道科技难题,而他本人发表的科技论文10余篇,其中5篇被EI(美国《工程索引》)收录或检索。
        大家知道,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孙小猛更加明白这个道理,身为80后的博士生,他坚持着广泛涉猎,大量阅读涉及企业管理、科技、法律等各类书籍,尤其是遇到施工新工艺时,凭着永不服输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甬江主桥是国内首座采用钢混混合梁的铁路斜拉桥,该桥钢混结合段重达389.1t,由于现场施工环境复杂,场地有限,地质较差,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孙小猛凭借相关桥梁的施工经验,结合本项目的施工环境,运用四两拨千斤的原理,提出将结合段化整为零的措施解决问题,采取控制焊缝质量精确定位来保证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并辅助一些胎架及基础的解决办法,满足了现场施工满足要求,使得重达389.1t的结合段问题迎刃而解。
        他经常说:“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一个小小的错误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无论是方案设计还是现场把控,都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对于每一个结构的检算,每一道工序的把控,都要有依据,切不可根据经验来判断,更不可以模棱两可胡乱判断。”正是在这种认识下,他切身感受细节的重要性,更加感受到工程技术团队整体作用发挥的重要性,为此,每当身边有新入职同事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时,他用亲身的学习经历和感触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新同事。
        2011年7月,新分配大学生蒯鹏走出象牙塔,开始着新的人生征程,在新的工作环境里,蒯鹏偶尔闹点小情绪,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孙小猛利用同是从事技术工作之便,了解到蒯鹏的思想状况,决心帮助他走出误区,重新定位自己。有一次,蒯鹏用MIDAS软件计算一个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问题,他在简单的建模运行计算后得出了结果。孙小猛看到后,没有直接指出结果的错误所在,而是引导他分析每一个施工环节,逐步指出了从材料的优化、以及混凝土抗裂程度要求等方面进行重新思考。经过孙小猛的指点,蒯鹏意识到结果的不科学之处,随后,蒯鹏通过翻阅各类相关资料,调整可能影响水化热效应的参数,特别是在通过改变冷却管的布置方式节约材料方面,达到了良好的效果。随后,在经理部举行的导师带徒仪式上,孙小猛与蒯鹏签订师徒合同,通过帮助制定学习计划以及日常工作指导,教育蒯鹏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学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了蒯鹏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蒯鹏的操作技能。在孙小猛耐心、细心地教导下,蒯鹏逐渐成长起来,工作上更加积极主动,现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生活上乐于帮助他人,和身边同事相处十分融洽,用蒯鹏的话说:“孙总就是我的良师益友”。
        由于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孙小猛引起了地方一些企业关注,可不论在无锡项目上,还是在宁波项目上,当一些当地知名企业向他抛出橄榄枝时,即使是绝大多数青年人梦想的优越城市工作、生活条件,他始终没有犹豫,坚定就业时就扎根建筑企业的信念,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选择,忠诚企业,扎根企业,决心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和青春汗水为祖国的基建事业贡献力量。他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