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主站|企业文化网|集团站群    
热点:
公司四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暨2013年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青春,我们不再年轻 云南小龙经理部加强项目党风廉政建设 《铁道建设》报2016年一季度宣传报道要点 中国建设报:以“样板化”促标准化 中国中铁报:二十二号塔吊上的舞者 中国中铁报:中国中铁多家单位中标玉磨铁路工程 人民网:国内跨越高铁轨道最多的温州特大桥转体梁桥成功转体(图) 中国中铁报:中铁四局抓节点保工期国内首条跨江连接两省地铁一期工程年内通车 中国中铁报:中铁四局石济客专黄河公铁两用桥实现箱梁支架变形和应力实时监控

双学双扶•我身边最敬佩的人——王爱民

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对别人的敬佩与感激,我也不例外,从小到大,我敬佩的人很多,有助人为乐的雷锋,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还有很多……如果我们用一颗明亮的心去观察,其实,榜样就出现在我们身边。然而,在这些榜样之中,有一位老工人最让我敬佩,他就是我们分部的领工员-王爱民。之所以说他是我身边最敬佩的人,是因为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的品质,他感动着周围的人,温暖着周围的人,带动着周围的人。我没有绚丽的语言,但我想用我最朴实的语言来讲述这个真实而又平凡的人。

高大的身材、黝黑的皮肤、铿锵的脚步坚实地迈着每一个步伐,在公司杭州东站扩建工程项目经理部一分部工地上,有一位不善言谈的领工员,无论你走到工地的哪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王爱民,一位45岁的老铁路人。

参加工作27年来,王爱民先后参加过淮南铁路复线、宝中铁路、京九铁路、沪杭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淮北斜拉桥、苏州娄门大桥、刘白黄河特大桥、重庆绕城高速、杭州东站扩建等工程建设。他当过电焊工、工班长、材料员、领工员,有着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但他没有豪言壮语,也从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就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都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出色的工作能力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做事,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分部的施工现场,王爱民从桩基的基础开挖、排水、混凝土浇筑,到涵身立模、混凝土浇筑、拆模、养生,每道工序都认真细致地检查,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砼浇筑时,无论方量大小,他都要等到浇筑完成后才离开工地,这种爱岗敬业精神的感动着现场每一个人,确保了在计划时间内完成管段内首个框架箱涵的浇筑任务。

每逢工地有检查时,王爱民总是最忙的,他每次都会沿线走一遍,看看材料堆码整不整齐,看看钢筋有没有垫高或遮盖,身工地上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有一次项目经理李培增早早地去工地巡视,却看到只有他一个人在搬运模板,问其中缘由,却只道:“马上要检查了,他们都忙,没时间,我正好有空,就把这些方木、枕木堆整齐些。”

由于施工原因,管段内艮山西路排水困难,每当大雨来临时,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行人和车辆都难以通行,只有将路面积水抽干,才能保证交通正常通行。有次暴雨后,路段通行非常拥堵,由于外部劳务人员不足,王爱民就主动穿上雨衣、胶鞋,拖着水泵去抽水,打围堰,通电源,看护水泵,一直等到路面可以通行后,他才拖着饥饿和疲惫的身体回到经理部,这时已经晚上8点多了,可他却没有任何怨言,草草地吃完一碗面,而就在第二天,他又在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做为领工员,王爱民不仅认真负责,更可贵的是对工作的激情。为保证安全生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他重点抓好每道工序的过程检查,提醒作业人员注意安全事项,提示安全危险源,不但增强了工程施工生产的安全性,也为员工生命安全系牢了保险带。在北引桥箱梁施工中,从打钢管桩、架贝雷梁、立模板到箱梁的砼浇筑整个工序,他时刻注意施工安全,时时提醒施工人员,使他们增强了安全质量意识。后来,施工人员有时候看到他时就说:“王领工,以后这些都交给我们吧,我们会严格按照技术交底,严格控制偏差,绝对保证质量”,但他都是微微一笑地回答:“我相信你们,但是,我自己检查一遍心里塌实!”

他常说:“安全保障是每个人的最根本需要,没有安全,其它一切就更无从谈起”,作为一名群安员,王爱民同样爱岗敬业。群众安全生产监督员,在一些人看来,是一个在施工生产中不算起眼的角色,经常有人就说:“芝麻大的官,还是兼职的,能管多大的事?兼职的要能管事,专职人员还不回家!”面对这样冷嘲热讽,王爱民从不在意,他觉得自己不但是群众代表,也是工会组织对自己的信任,保证自己管段内不出现违章现象,这时他的义务和责任。为此,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凡事按规程进行,凡规定要办的事情他都能办好,规定不能办的事情他坚决不办,他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严格监督并引导着周围的施工人员规范作业,在分部二年多的时间里,王爱民先后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30多个,都得到有效地解决。

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而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王爱民来说,节约体现在细节上。在混凝土工程浇筑时,有一些小的结构物有时用量少,可搅拌站不太了解实际情况,很少单独给你个零头,只能再多给两方,可王爱民觉得太浪费,此后,每当一些小的结构物用量前,他就前往搅拌站的调度室,对工作人员动之以理,最终如愿获得极小用量的混凝土,就是这样,他从身边的细节上为项目节约成本。

王爱民的家在甘肃,由于工作需要,在杭州东站工地上的两年时间内,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家里还有两位老人需要照顾,想到这些,他心里有诸多的亏欠。有一次我在组织团员青年工地义务劳动时,休息空暇间和他聊天,问他为什么要每天这么辛苦,早出晚归,就连过年也不回去跟家人团聚。平时“惜字如金”的他却说:“咦,这有啥辛苦的,我小学都没毕业,啥也不会,能在这个单位有这份工作,还能拿这么高的工资,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我这个文化水平,到了外面能干啥,现在,我的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是单位给了生活保障,这就是我的家。我已经亏欠家人太多,我不能再亏欠单位,我得对得起这份工资,我得对单位负责,离开了这儿我活不下去……”听完这番话后,我很惊讶,朴实的言语,真实的流露,句句表达了他对单位的感激之情。

多么平凡的一个人,他以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倾入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把单位当成了自己全部的依靠。在人生轨迹中,他毫无抱怨地抒写着对工作的执着和坚定,而且他还将无悔的走在杭州东站扩建工程的轨道上,他就是我心中最敬佩的人。     (班丽丽) 

信息录入:    责任编辑: